|    
member
home news events collection art consultancy contact us
介紹 | 畫廊 | 雞尾酒會 | 出版刊物 | 新聞稿

19世紀歐洲風情及沙龍名畫展
展覽日期: 2008年3月25日至4月23日

介紹

「歐洲風情及沙龍名畫展」
穿梭十九世紀時空 解讀歐洲生活的名家油畫展


抱趣堂當代藝術館將於2008年3月至4月首度與海港城.美術館攜手合作舉辦「歐洲風情及沙龍名畫展」,是近期香港最大型的古典油畫展覽。是次展覽將展出約共150位十九世紀歐洲名家的油畫,當中包括曾展於1902年的柏林美術展覽,荷蘭畫家H.W. Jansen名為《捕魚》的油畫;展覽以「生活」、「風景」、「美麗」及「家庭」為四大主題,讓觀眾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及體會這些古典藝術。每一幅畫背後的題材和物像都是現實中的「真人真事」,再加入畫家的想像和創作,令畫面更富美感和有意思。

工業革命為十九世紀的歐洲帶來了繁榮的社會,同時亦孕育了一股來自中產階層的新力量。富裕的中產階層,追求生活的享受,成為藝術市場的新興買家。繪畫不再只為宗教或皇室服務,而是為美化生活而創作。於是新的審美要求、畫院的復興及沙龍展的盛行,令當時藝術創作盛極一時。

這時期的畫家主張戶外實景寫生,把自己親身的觀察、內心直接的感受和對人世間瞬間即逝情景的體會,以不同的手法、技巧和角度表現出來。畫家筆下的題材,在當時觀眾的眼中都是熟識的景象、人物和物件,是最接近生活、容易體會且最具感染力的現代藝術:畫中一盤鮮果使你垂涎,一個驚濤駭浪的海面使你震撼,一個寧靜的黃昏使你嚮往,一個天真小孩勾起你童年回憶。

展覽詳情:

展館:海港城.美術館抱趣堂當代藝術館
日期:2008年3月5日至4月1日2008年3月25日至4月23日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十一時至晚上九時每日上午十時至晚上七時
地點:尖沙咀海洋中心二樓 (近206號舖Fendi)尖沙咀洲際酒店 L153, L156-L159 號舖
費用:免費免費
查詢:(852) 2118 8623(852) 2723 1928


「歐洲風情及沙龍名畫展」開幕酒會,敬請蒞臨參觀,詳情如下:

時間:3月5日晚上6時至8時
地點:「海港城.美術館」尖沙咀海洋中心二樓 (近206號舖Fendi)



主題詳情

一、生活

描繪平民生活的圖繪畫雖早在十七世紀時已出現,但真正被廣泛接受及流行仍待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才廣泛流行。 繁榮的經濟、頻密的貿易及中產階層的出現都給畫家帶來不同的創作衝擊。 以描寫人間百態為主的繪畫紛紛出現,包括有平民的生活、 貴族的歡宴、航海貿易、市集等,出現這類繪畫稱為「風俗畫」 (英文:Genre)。

萊昂納爾^索費爾Leonard Saurfelt (法國,1840-?)
市集的日子
油彩布本
46 x 71.5厘米
左下方畫家署名及年款「L Saurfelt/ 1881」


二、風景

在十九世紀,風景由次要的繪畫對象,成為當時歐洲繪畫中一個重要主題。畫家不但喜歡到處旅遊取景,實景寫生亦成為畫家繪畫的時尚。故此,此時的風景畫都是代表一處地方,可供辨認,充滿了當地的自然景象。例如,英國南部的風景畫都是那些起伏不一的平原,海岸及堡壘,而荷蘭的風景則是她著名的水道、港口及城市大廈。

厄恩^羅姆卡斯^德容 Oene Romkes de Jongh (Dutch, 1812-1896)
蓋雪的街道
油彩布本
67 x 51厘米
畫家署名 「O R de Jongh」


三、美麗

隨著中產階層的出現,十九世紀的人物畫不但內容廣泛,對審美的要求及觀念都產生了變化。人物肖像已擺脫十七、十八世紀「官式」的生硬姿態,畫中人的動感較為強烈,坐姿較多變化。對女性美的表達有更顯著的改變。時尚主流的女性肖像都是那些盛裝的上流婦女。故此,畫家都細緻地繪畫她那名貴的絲絨禮服及手飾。然而,亦有一些畫家追求單純樸素的美而轉向鄉村少女。 於是平凡女性牧羊、放牛、照顧小孩、縫紉等的日常家居生活成為畫家筆下的另類題材,與主流的貴氣景象成一強烈對比。

卡爾.舍來因 Karl Schellein(奧地利,1820-1888)
舞會途中
油彩布本
60.5 x 45.5厘米
左下方畫家署名 「K. Schellein」


四、家庭

工業革命為十九世紀的歐洲帶來了繁榮的社會,同時亦孕育了一股來自中產階層的新力量。隨著中產階層的出現,「家庭」成為了政治及社會的核心單位,亦成為畫家筆下一個創作的新題材。
注重生活享受而富裕的中產家庭亦引起了對一些以裝飾為主繪畫的需求。 繪畫靜物、寵物、家禽及花卉一時成為藝術市場的寵兒。

威廉.埃莉薩.勒洛夫斯 Willem Elisa Roelofs (荷蘭,1874-1940)
菊花
油彩布本
70 x 100.5 厘米
左下方畫家署名「Willem E. Roelofs jr」




背景資料 (歐洲風情及沙龍名畫展)

歐洲油畫在十九世紀經歷了她最多元化的發展時期。各種不同的風格和學派如雨後春筍,紛紛湧現。其中特別為人所共知的如學院派、巴比松派、後古典主義和印象派等。同時,繪畫題材亦由富於宗教色彩、神話、歷史大事及皇室成員肖像等內容,延伸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或郊外的實景寫生。海上貿易的興旺亦觸發起畫家對海景、船舶、港口等有關景物的注意和興趣。以小孩子、家禽、家庭及靜物為題材的繪畫隨處可見。這一切的發展與當時歐洲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的改變有很緊密的關係。

跨越十八及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不但為歐洲社會帶來各種技術上的改革,它所帶來旺盛的商貿活動,更形成了一個新興富裕的中產階層。這個新興勢力在法國影響特別重大。此外,透過藝術學院及每年舉辦的「沙龍」展,巴黎亦成為了歐洲藝術發展的中心。

「沙龍」展是一年一度,由法國政府主辦的大型藝術展覽。展覽地點由國家提供,而一切支出亦由國家承擔。自然,皇室及政府官員亦成為展覽中最大的買家。當時的藝術家均以「沙龍」展作為提升知名度的重要公開場所,故此,畫家對「沙龍」展都是趨之若鶩,是他們成名的必經路。

在十九世紀初,雖然「沙龍」展已公開讓所有法國的畫家參加,但是學院派畫家的風格及題材仍受到當時專權,崇尚古典歷史貴族的喜好所限制。故此,後古典和浪漫主義成為學院派的主流,神話、歷史大事及祼體人像成為「沙龍」展的主要題材。經過了1830 年的另一次革命,法國的社會出現了巨大的改變,亦開始了一個以中產階層為主的統治時代。富裕的中產成為政治及文化上的新勢力。這種改變充分反映到「沙龍」展的展品上,以往不被接受的風格及題材都紛紛入選展出。印象派畫家愛德華 萊昂 科爾特斯 Edouard Leon Cortes (1882-1969) 所繪畫的法國街頭入選「沙龍」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這些政治及社會改變下,「家庭」成為社會的核心單位。同時,隨著教廷和貴族的衰落,中產的資助成為藝術市場一股新興及主要的購買力。有關家庭生活、以家禽及靜物為題材的繪畫非常受歡迎。一幅唯妙唯肖的小母牛肖像,表現出主人為他牲畜贏得獎項的那份驕傲;擬人化了的寵物家庭畫,較那些神秘的神仙故事更適合成為家居的陳設;美麗的花卉、水果及專貴的瓷器成為表現主人財富的繪畫圖像及題材。

畫家這種對日常平凡生活的注視,為繪畫創造了新的角度及內容。畫家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室內寫畫,他們都紛紛跑到街道、郊外,以求捕捉人生百態及那大自然變幻莫測的景象。所以,每幅畫都繪畫當時人們熟悉的地方及面孔。對於二十一世紀的觀眾來說,這些古畫就如一幅一幅寶貴的歷史片段。


沙龍

「沙龍」(Salon) 是由法國政府舉辦的藝術展覽。這個字源於羅浮宮(Lourve)內的 Salon d'Apollon 。這地方本是皇帝其中一處居所,名字取自羅馬太陽神亞波羅,亦是藝術之神。路易十四在1667年,於Salon d'Apollon 首次贊助皇家藝術學院成員,展覽他們的作品。自1737年,「沙龍」展成為了一年一度的藝壇盛事。在 1748 年更加入了評審委員會,以評審可參展的作品。在十八世紀,「沙龍」展是唯一最重要公開的展覽,所以,作品能獲評審委員會接受,對畫家的前途特別重要。

Copyright (c) BaoQu Tang Gallery of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辦事處: 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57號, 太平工業中心1座26樓
電話: (852) 2519 0100  傳真: (852) 2507 3228  電郵地址: administration@baoqu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