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ber
home news events collection art consultancy contact us
介紹 | 序言 | 新聞稿

「天地玄黃.留尼旺」陳錫波油畫個展
展覽日期: 2008年4月11日至5月10日

序言

了解留尼旺難得的機會
賀 信 ──了解留尼旺難得的機會

為促進廣東省與馬達加斯加以及留尼旺的文化交流,由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留尼旺華人文 化社團協會、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主辦的陳錫波個人畫展於2008年4月11日在我省舉行。陳 錫波先生是印度洋地區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畫家,作品以抽象的手法描繪留尼旺的風光,是我省各 界了解留尼旺社會的難得機會。這次畫展對促進我省與馬達加斯加、留尼旺在文化領域的友好交 流具有積極的意義。
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對舉辦這次畫展謹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衷心感謝陳錫波先生為弘揚中華 文化所作出的努力。
祝陳錫波先生畫展取得圓滿成功!

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2008年3月20日





生命的色彩
前 言──生命的色彩

有評論稱陳錫波先生的畫是"生命的色彩",很同意。

現在,我們也可以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感受這生命的色彩和彩色的生命,感受留尼旺島的陽光 燦爛,感受陳錫波先生的浩然與激情。

陳先生可以稱"老"--年屆八旬。但他的畫卻青春煥發,一派生機,滿紙絢爛。一位老者能如 此壯懷激烈,其澎湃的激情伴隨澎湃的色彩如火山爆發、熔岩四溢--"四海翻騰雲水怒";如 天崩地裂火光衝天--"五洲震蕩風雷激",讓人感動,這才叫老當益壯。

面對陳錫波先生的畫,我們基本上可以不談有關世界美術史的美術,不談有關中國美術史的美 術,也不談有關中外藝術的典章論述,那是教科書的事。我們只談情說愛--談激情、豪情、熱 情--愛人類、愛生命、愛自然。

畫一旦離開了對生命的感受,一旦喪失了情感的衝動,那就只剩一個軀殼,或者是一個看似美麗 的軀殼。然而,一個整天蝸居在鋼筋水泥框架之中悶悶不樂的人,一個整天奔走在充滿廢氣和噪 音環境中焦躁不安的人,一個整天拼搏在人事利害的職場爾虞我詐的人,除了把真實的生命變成 荒誕的虛妄並粉飾成一個看似美麗的軀殼之外,還能幹甚麼?生命和情感只能成為我們奄奄一息 的喃喃自語。

故此,留尼旺--一個遙遠的小島--令人神往。想一想那遼闊的海,無邊的風,耀眼的光,碧 綠的樹,想一想陳先生倘佯其中,你我能不羨不慕嗎? 祝"天地玄黃--留尼旺" 展覽圓滿成功。

王見 教授
館長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
2008年3月19日





留尼旺與中國文化的聯繫及交流

EDENA很榮幸能與抱趣堂當代藝術館攜手合作,分別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及香港舉辦《天地玄黃˙留尼旺》陳錫波油畫個展。

EDENA希望在是次展覽中,透過陳錫波獨特及創新的作品,介紹留尼旺,從而鞏固該島與中國文化的聯繫及交流。這亦有賴EDENA 一直與華人社區及組織的良好關係。

我們很高興能夠介紹這位全情投入的藝術工作者。在他以往的展覽中,如2006年在聖丹尼市政廳舉行的《Instants de Chan》和2007年在雷昂˙迪爾斯歷史博物館的《陳錫波眼中的遠方島國》, 觀眾都被陳那些攝人的作品所吸引。

對謝宏中先生及抱趣堂當代藝術館眾位工作人員,他們的專業態度及熱誠,讓是次展覽獲得卓越的成績,我們深表謝意。同時,我們亦感謝 Philippe Maillet 先生一直的協作。

最後,我們感謝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陳康先生及陳廣海先生。陳康是這次展覽的發起聯絡 人,而陳廣海給予我們頂力支持及協助。

我們誠意邀請 閣下透過陳錫波的《天地玄黃˙留尼旺》個人油畫展,了解我們這個留尼旺島嶼。

陳仕明
EDENA 執行董事





「你為甚麼喜歡我的畫﹖」

跟陳錫波先生第一次見面時,「抱趣堂」為他的80幅巨畫在廣州美術館展出的工作,已接近完成的階段。他劈頭第一句就問︰「你為甚麼喜歡我的畫﹖」咦,從沒有畫家問我這問題,而且還這麼直接。我還來不及回答,他接著說︰「我既沒有老師,也沒有正統學畫,數十年就是靠觀察, 自我發揮,將我對自然界景物的感受表現出來。」老人家這樣真誠的問,我必須真誠的答。我正 看著他,他也正看著我,我答道︰「我喜歡你的作品,因為它們有一份震撼力,那是來自線條、 混色、質感和層次透發出來的力量。這潛在的能量是很吸引的,在抽象的表現形式中有具象的意 境。」陳先生對我的回答沒有特別反應,只是輕輕點點頭。

陳先生身材高大,雖屆79高齡仍龍行虎步,獨個兒飛來飛去,顯現了一股無比的生命力。他熱愛自然,亦將自然界的印象流露在畫布上,數十年如一日。他的畫技就是溶合了心境和不斷的操練迸發出來的。我在他的畫裡看出趙無極(生於1921,北京)的影子,很多朋友也有同感,我也跟他說了,但他不願和趙大師相提並論,這是他的謙虛還是內心一份我行我素個性的表現,是巧合還是偶然,那都無關重要。因為他的畫充滿了他個人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力量和素質。

跟陳先生相處愈久,我對他那份尊重更深。我挑了兩幅他的巨作,準備展覽後拿回家掛在大廳牆 上,我肯定那震人心弦的色彩和氣勢,一定令寒舍生輝。

謝宏中
抱趣堂當代藝術館





陳錫波眼中的遠方島國

高大、挺拔的身形無需任何修飾而自然出眾,陳錫波,以"C h a n"為大眾熟識,伴隨著他的神秘氣質流 露出的卻是一種近在咫尺的親切感。生硬的外表不能掩蓋他超常的藝術敏感。穿著深色的他,在彌漫著 強烈油畫味道的畫室內將畫布直接鋪展於地面,蹲跪作畫。他使用棍子、海綿和刷子隨意調和顏色。四 十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這種作畫方式。

陳錫波生於中國。十歲時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母親因此決定將他送到遠在馬達加斯加的遠親處逃避戰 火。經過了一段艱難的長途跋涉後,他終於到達了塔馬塔夫。在這裡,沒有支援,他獨自一人面對生存 的艱辛。迫於生活壓力,他必須從各方面了解他的新生存環境:語言、習俗、價值觀…。而此時的他已 感到並開始回應自己內心與日俱增的繪畫表現欲望。崇仰科學,酷愛藝術,彷彿是他與生俱來的。在從 事了寶石開採和經營行業後,他終於得以全身投入藝術創作。逐漸擺脫物質束縛,他將目光投放在馬達 加斯加的風俗人情和島國風景上,作品中流露出鮮明的印象派影響。從此,他專注於觀察和繪畫,從未 間斷。今天79歲的他已是知名的藝術大師,特別是在香港、新加坡、中國等亞洲地區。2005年8月他回 到故土,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個人畫展,確認了他的藝術成就。

他的繪畫造詣純粹是自學。沒有接受過任何繪畫培訓, 沒有導師, 也沒有受到某畫派的特別啟發。完 全徜徉在自己的表現手法中,既沒有繁雜的理論,也沒有精神的困擾,不去設定目標,也沒有創作的羈 絆,他以本能的方式展示藝術。也許正因為此,他喜歡進行大規格的繪畫創作:以求在空間上也獲得同 樣的自由。

對陳錫波的藝術很難界定,因為他不局限於某一固定的風格,並拒絕屈從於任何時尚和潮流的誡律。它 的作品表達了他對世界的主觀看法,不論充滿希望,還是欣喜或悲傷,總是激情的迸發。他的創作源自 他無意識的真情流露,感性多於理性。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自然景觀通過主觀變形投放出的另 一個世界,一個建立在痛苦掙扎、熔化的物質和艷麗色彩中的世界。

最近一次往留尼旺島的旅程,賦予他新鮮奇妙的靈感源泉,創作出盤旋的陡峭山崖,其中使用的顏色和 形狀,都與他生活的塔那那利佛和馬達加斯加南部地區的紅褐色溫潤風格形成鮮明對比。陳錫波面對著 留尼旺島這種險峻的自然景觀,難以抑制內心突發的創作欲望。創作的作品以無序線條展示了起伏不平 的地表、熔化的火山熔岩、激蕩的瀑布、深邃的森林和湧動的海洋。它們是對混沌的表現,而這混沌造 就並持續改造著留尼旺島。這些對現實的隱喻筆觸描繪了畫家心中的大自然,給我們對這個敏感世界, 創造了新的觀點和角度。在表現留尼旺的作品中,畫面中呈現的是生命能量的真正爆發,顏色的運用達 到了完滿的境界。畫家的表現手法新穎奇特,混合的顏色和動感飛揚的線條極富創造力。他在創作上拒 絕對外表形像或普通直觀世界的複製,故此,他的繪畫與現實表象截然不同。陳錫波通過對空間的變形 和利用,賦予它一種獨特的形態。不論是豐富的材質,還是流體的質感,都在運動中呈現,他的作品展 示了一種強烈的視覺對比。

他的作品衝擊著我們對留尼旺島的印像。這一幅幅畫作喚醒了我們的靈魂,豐富了我們對已知景觀的個 人欣賞角度。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漫步,在追憶或想像中詮釋自己的內心坐標。從《鹽角新 娘的蓋頭》,到《火爐烽火山》,再從《薩拉濟》到《貝魯富森林》,陳錫波的潛意識創作方式,使留 尼旺的所有景觀得到昇華。在各種自然力量的驅使下,畫家將我們帶到留尼旺島的每個角落,或是一個 更遙遠的地方,在現實的疆界裡,浮動著夢幻。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些對現實的隱喻中領悟到留尼旺島的靈魂精髓,激發我們的熱情。

Copyright (c) BaoQu Tang Gallery of Art. All rights reserved.
總辦事處: 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57號, 太平工業中心1座26樓
電話: (852) 2519 0100  傳真: (852) 2507 3228  電郵地址: administration@baoqutang.com